一、瞄准党建赋能引领,深化社区治理效能。一是深化党建品牌建设,拓展“狮享+”影响力。以“狮享+”为引领,强化区域化党建联建,充分发挥“狮享青年人才服务站”的桥梁作用,促进高校创新成果在本地转化,吸引更多师生在锦江创业发展。通过举办校友会等活动,搭建校友企业家与校园、园区的交流平台,支持校友企业家携技术、项目和资金来锦江创新创业。通过项目联动和多频共振,不断丰富“狮享+”党建品牌的内涵,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。二是强化微网实格建设,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加强“微网实格”党组织体系建设,构建“社区总网格党委—一般网格党支部—微网格党小组+专属网格党组织”的严密组织网络,引入社区规划设计师、社区合伙人等专业人员,大力开展花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、“暖心驿站”“平安驿站”等阵地建设工作。以“网格营建”为路径,项目化推进网格“微服务”,激活“党建+网格”的治理效能,推动小区院落实现长效治理,每个社区创建1-2个“五无”单元,力争每个社区至少开展3个网格党建服务项目。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,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。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,提升党性修养,确保党员干部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政治立场。注重党员干部的实践锻炼,通过参与重大任务、重大活动,提升其组织协调、应急处置等能力。完善选拔任用机制,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,选拔出政治过硬、业绩突出的党员干部。加强监督管理,确保党员干部队伍清正廉洁,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 二、瞄准强化发展动能,精准发力招新引优。一是重招商、求突破,围绕商圈建设提增量。主动跟进川师TOD华润万象生活、杭州耀安西南保安服务分转子、北京鹿客科技西南区域总部和租住板块全国结算总部、北京积分时代西南总部等重点项目推进,建立“一对一”招商服务机制,加快推进重点在谈项目落地;全力推动以东门市井、劼人故居、劼人公园的菱窠文化体验片区建设,打造文商旅居融合发展文化体验街区,助力辖区都市文旅产业集群发展。二是抓重点、强服务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围绕万科企业、成都智芯雷通、成都和隽科技等辖区重点企业,持续做好对口服务,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,及时为企业解难纾困并提供政策服务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,大力开展辖区新增企业协税护税、外区企业转化和以商招商工作,力争地方税收、税源个数和重大项目等指标排名靠前。三是固弱项、补短板,加大投资挖掘力度。重点保障四川师大TOD静桉南、静桉北项目建设,确保项目实现投资数据、房销和税收产出;加大协调力度,主动跟进辖区院校、三大运营商和省市级平台公司采购项目,协调投资数据,力争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排名进位;积极发动街道力量,做好区外设备采购的项目包装,做到应统尽统,增加投资数据。 三、瞄准项目打造场景,释放潜力探索路径。一是打造美丽学区新名片。结合辖区密集聚集的院校带来的文教、人才、流量、人口等优势,大力推进川师TOD“华润万象生活”、绿色运动片区、金像寺片区配套小学、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新建教学楼等项目,策划好川师南门片区产业迭代升级,力争推动环川师闲置地块开发,推动片区品牌提质,带动周边消费产业提升和艺体教培、素质拓展、学术交流等教育产业发展。二是打造文化消费新高地。紧扣市井烟火、时尚优雅和品质生活,以劼人文化和东门市井街区、劼人故居、劼人公园为核心,推进小雅肆片区提升改造、东门市井二期、劼人公园地下空间打造等项目,推动静和路道路恢复、明珠园综合改造等民心工程,打造成都文化潮流新地标和消费新高地。三是打造农业科创策源地。与四川省农科院联合共建双向赋智的院企地协同创新格局,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重点策划推进农业科创智慧园、农科研学基地等项目,全力打造“天府粮仓”现代都市农业创新策源地。 四、瞄准平安建设目标,持续保持安全稳定。一是坚持安全生产底线思维。聚焦居民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问题,全力进行自建房屋排查、有限空间整治、燃气安全、在建工地、老旧院落、加油加气站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积极促进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设施、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建设,努力争创“全区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街道”。二是坚持城市管理向美而行。持续推进大观湖、南支三渠、红庙子排洪渠等水体综合治理,提质花园街、校园春天等周边环境,大力推进低碳社区建设,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自主研发居民群众“可视、可感”的互动场景,探索“碳中和小屋”示范点打造,争创“成都市垃圾分类示范街道”。三是坚持辖区平安和谐维定。牢固树立“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”的使命感,加强处所联动,持续加强背街小巷、重要路段、重要时段的治安巡逻巡查,高度关注和及时处置可能引发的群体矛盾,强化辖区重点人员稳控,坚决做好重要敏感时段的维稳工作,全力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。 |